为了成为网红,我研究了上百种套路

他会每天早上七点钟去练气功,并在快手上直播他的江湖绝技,金鸡独立。多年来一直如此,雷打不动。深刻的体现了互联网思维!

深得金鸡独立的精髓

其粉丝以95后和00后为主,并且以老公相称。

快手网红牌牌琦

这类土味时尚的网红模式恰恰是抓住了人与生俱来的鄙视心理,鄙视链就像食物链一样,一直存在这个社会。当城市白领、大学生整天被老板、被上级、被同事鄙视的时候,他们也急需鄙视的对象,而这类土味时尚视频,凭借几乎全是槽点的模式,既提供了消遣元素,又增加了鄙视对象,因此在当下深受欢迎。

总之如果想靠这种方法称为网红,一定要“土味”+“时尚”,还要有承受吐槽的心理素质。

2.

语言爆红型(难度系数五颗星)

这类网红的成功或许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主要归功于其偶尔说出的一些惊人之语。其中以毛毛姐、王境泽和窃格瓦拉为主。他们的成功更多的归结于偶然因素。

类似于毛毛姐之类的男扮女装搞笑博主其实并不在少数。但是毛毛姐成功凭借“好嗨呦”“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等话语成功C位出道,坐拥上千万粉丝。

这世上就没有我窃格瓦拉偷不到的电瓶!

流行语走红有个很明显的特征:抓住心理,符合规律。细数历年的网络流行语不难发现,强情绪性词语一直是主流比如:给力、mmp、666、以及最常用的哈哈哈。这些词语的出现很好的承担了人们宣泄情绪的功能。但这类词语出现的快,消失的也快。

来看看效果:

弹鸡蛋

弹水杯!(PS:这个真的弹不死人么?)

地震中吃泡面神器:

自带马桶的摩托车:

更骚的操作是,转动一下车把手还能冲水!

另一个是在微博上号称80万蓝V总教头的海尔,手底下马仔无数。但凡海尔过境,必是舆论热潮!给串数据你们感受一下:

在去年12月新浪微博发布的企业官微排行榜中,海尔的综合指数高达824.4,仅11月8日至12.8日期间,阅读数超过4000万,互动次数超过21万次,点赞数超过10万。

如果你还记得海尔官微怒怼王健林那件事,就应该记得它当时的数据有多可怕:

超10亿次曝光,单条微博阅读量630万,传播层超过6级,近千家企业站队力挺海尔官微,后有1243+篇微信图文曝光,朋友圈企业类热门排第一。

海尔爆红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它什么都干,就是不去卖家电。

比如:在人民日报那里皮一下

为了展示自家渔具耐用,这位店家使出了浑身的功夫

“网络上大家常调侃俄罗斯人有多么的战斗,但看到这位店长将煤气罐钓起来狂甩时我还是觉得中国功夫更有看头。”一个外国网友说

虽然淘宝网红相较于其他网红既不需要技能、也不需要颜值,但是必须要有一颗敬业精神!即要让顾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产品真实感,又要让顾客对你产品念念不忘。始终坚持顾客至上,这恐怕才是淘宝网红的精髓所在。

6.

开宗立派型(难度系数五颗星)

这类网红需要极高的造诣,其实这已经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网红,而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不仅需要本人有着极其强大的号召力,而且还需要把自己历来的事迹和话语组成一定的体系。在时间和成本上都是所有网红中最高的。其中当属:六小龄童老师为最

“今年下半年-文体两开花”已成为目前最火的梗,人们通过对六老师的不断挖掘也创造出“六学”文化,何为六学?维基百科定义如下:

猴年春晚的时候,网民振臂高呼呼唤大圣。一时间,春晚导演被人从头喷到尾,微博热搜在最短时间的破亿。时至今日,很多人开始嘲讽:前段时间爱的要死,现在又把人家骂的要死,你们可真难伺候。

其实很好理解,我们从小心中的大圣一直是个,上敢闹天宫,下敢翻地狱,不敬妖魔,不尊神佛的形象。当艺术形象与现实形象产生巨大的反差,网民们难免会失落。

之前微博有一句话特别有名:外国有蜘蛛侠、钢铁侠、超人。可是我们只有大圣啊!话已至此,我们现在嘲讽的只不过是那个打着西游旗号到处捞金的章金莱而已。

网红是互联网时代的快餐物,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成为网红的道路远不止这些。其出现无论是正面或负面,都不过是网民们消遣的对象,网红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背后,也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多的压力,谩骂、吐槽更是司空见惯。可是仔细想想,有时候做一名普通人未免不是一种幸福。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