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福生活+:佛教与科学的关系

(囿福生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或者经过原作者同意)

疑问和缘起

欢迎来到囿福生活+,十分钟科学了解佛教。我每多一分努力,为您多节省一分时间。

近200年以来,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有很多佛教高僧大德、科学界大师、社会名人做过论述,并留下了不少典籍。

近20年以来,互联网迅速发展壮大,在今日头条、百度贴吧、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知乎、百度知道等各种网站论坛,不少大V、专家、学者、普通人也留下了各种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的言论。

大V多了,思想就多了

大师著作也好,普通人言论也罢,都从某种程度上解析了佛教与科学的关系。诸多言论说法,大概可以分为4种:

佛教只是普通的一种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意识思想,与科学没有多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半是那些主流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佛教高于科学,佛教包含科学,佛教所研究的内容,不是目前的科学水平能够达到的。一种常见的情绪化说法是“佛学才是真正能够圆满揭示宇宙和生命运行规律的大科学。我认为,当今时代虽然科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佛的世界科学的发达程度相比,也仅仅只能算是‘小儿科’而已,而佛教已经达到了现代科学和一切宗教无法超越的认知极限!”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半是对佛教有一定认识且对佛教非常尊敬、看重的人。科学高于佛教,科学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佛教做不到。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半是对科学有较高认识的无神论者。佛教与科学是相容的,二者可以推动相互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人,对科学和佛教都有一定的认识,且思维、心态都比较开放,容易接纳新的观点。

专注科学、宗教研究的泰国第一公立大学

迷雾和真相

佛教与科学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认为当然有关系,否则不会有这么多大师俗人讨论二者的关系。但是,若是要彻底理清二者的关系,则绝非只言片语能够做到,甚至也非彻夜长谈可以达成。如果非要只言片语理清二者关系,那么我只想说:

佛教的归佛教,科学的归科学。

这个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在回避问题。

与这个说法类似的另一个说法是:“宗教当然也包括佛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彻底对立的关系,佛教倡导信则有,科学倡导质疑精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有很多,其中多数是知识分子。

可是,为什么全世界有那多么人信仰宗教呢?据近年的《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全世界信仰宗教的已达4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0%,其中有高官、科学家、富人,也有很多普通人。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么无疑是说明了宗教对整个人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这些人信仰宗教的原因各种各样,在这里简单列举一些:

内心相信,在现实人类世界之外,真的存在能力无比强大的神或仙。在现实中生活过得很不如意,需要寻找一种精神寄托,来转移生活带来的压力。祈求宗教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和财富。别人信宗教,自己也相信,但不明白信的是什么,为什么相信。假装相信宗教,但实际上是利用宗教作为幌子,去干一些不可言状之事。

还有更多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不管信仰宗教的原因如何,我们都不能笼统地给信教者扣上迷信的帽子。实际上,很多人因为信仰宗教而感到更加幸福,于他们而言,仅此一点就已足够,无需用天堂、地狱或来世来佐证为什么。但是,少数一些人在信仰宗教之后,反而感到更加不幸福,部分人因此不再信仰该宗教或者转而信仰其他宗教,也有些人明明感觉到不幸福但却不愿意退出或不敢退出。

由此可见,要想理清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和系统之处,的确不简单。在此,不妨先列举二者的一些不同之处。

对象不同。佛教观照自我本心,科学研究物、人、人与物的关系;在科学看来,佛教也是一种特殊的“物”,因此也是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不同。佛教寻求断除邪见、达到究竟解脱,在佛教看来,科学思想也是邪见的一种;科学寻求发现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佛教也只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事物而已。结果不同。佛教修行的最终结果是达到究竟解脱;科学研究的结果则是利用发现的规律来改造人类、改造自然。方式不同。佛教讲究信愿行,八万四千法门都可成佛;科学则讲究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逻辑推理、实验观察来证实或证伪某些说法。

可见,二者有巨大的不同,并非一词一句可以说清楚二者的完整区别。

阳光总被云层遮挡

拈花微笑

物用和破幻

佛教与科学,谁更有用?谁更不可或缺?这两个问题不好一言而定,但却比上面的问题更有实际价值。对于这两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切身答案,这里可以通过一些现象略答一二。

远离人烟的植物、动物,在天空穿梭运行的日月星辰,不懂佛法,也不解科学,它们过得好与不好,与佛法、科学没有直接的关系。中东欧美很多国家和人士不知道佛教,也不信仰佛法,日子过得很好,年老去世时也很安详。一些信仰佛教、身体力行的人,终其一生都贫病交加,临死时也未得安详,死后能否去往极乐世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太平洋上某些偏远小岛上,仍然生活着一些较为原始的人类,他们没有受到佛法的熏陶,也没有受到科学的庇护,过着看似优哉游哉的自然生活,但是他们对疾病、天灾的抵抗力不强,平均寿命较低。现在全世界环境污染都很严重,杀人的武器从刀剑到枪炮再到导弹、核武器,威力越来越强大,甚至可以瞬间毁灭人类无数次,这些都是科学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后果。历次大规模瘟疫,或自然消失,或由科学家、医生发明药物方法让其消失,但没有一次是由佛法让其消失的。(囿福生活+:可能存在某些瘟疫,是由佛教大能消灭掉的,可惜的是,这种灭疫之举并没有可靠的证据)佛教自诞生以来,传承绵延不绝,已经成为一些人终生的精神依靠。仅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佛教是有“两下子”的。(囿福生活+:自古以来,世界各国诞生了很多大小宗教,但目前较为公认的大型宗教就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它们的一些变体,比如天主教、南传佛教等,其他的小宗教要么信徒很少,要么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与已经消失的宗教相比,佛教自然是有“两下子”的)佛教所宣称的西方极乐世界,信者觉得自己可以到达,不信者觉得虚无缥缈。科学所发现的原子、电子、病毒、细菌、38万公里外的月球背面、遥远的太阳系边界、更遥远星云星系,不论你看它还是不看它,不论你信它与不信它,它都在那里。只要你有正常的思维,只要你打开互联网搜索,你都可以觉察到它们的实在性。(囿福生活+:宗教所宣称的某些神奇的事件、神妙的空间(如天堂、地狱、极乐世界),很难找到实际证据,信者说找到了,可是不信者却完全看不到。反之,科学宣称发现了遥远的星球、新的细菌,无论是谁,无论他是否有观察星球、细菌的工具,他基本都会相信科学所说的话语。当然,目前仍有极少数人不相信现代科学的成果,例如,他们至今不承认地球是圆的)

这里先列出8条,其实还可以列出百千万条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现象描述中,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哪根线段最长?

这个彩洞有多深?

逻辑和幻灭

有很多种逻辑推理方法,其中一种叫做极限推理,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极限推理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当假设条件到达极限时,就会出现某些极为简化的场景,可以直接得到结论,这些结论或者与已知的理论相矛盾,或者与假设条件相矛盾,或者出现崭新的创造性发现。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极限推理,这里略举几例。

一、疑问:地球上的雨滴从足够高的空中落下来,越落越快,最后会不会把雨中行人砸死或砸成重伤?

女人会否被雨滴砸伤?

提问者基于如下假设提出问题:地球表面和上空存在普遍而基本均匀的重力场,雨滴下落是地球重力场中的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只要雨滴最开始的高度足够高,那么最后落到人身上时的速度就会足够快。由于雨滴是有重量的,因此非常快的雨滴会伤人。

推理:提问者的提问假设是合理的,但是他忘了雨滴是在空气中做下落运动,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通常,空气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雨滴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因此,当雨滴速度非常大的时候(这是极限假设),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一定会非常大,而且会大于雨滴受到的重力(重力是雨滴下落的原因,雨滴的重力一直没变),从而推动雨滴向上运动。这就出现了矛盾,本来雨滴是向下运动的,现在速度很大之后,反而要向上运动,这是不可能的。

矛盾的解决:当推理结果出现矛盾时,解决矛盾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推翻假设,即假设条件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不可能出现的,二是做出一种新的解释来调和矛盾。雨滴下落案例的假设条件是符合科学依据的,无法推翻,因此只能用第二种方法,也就是说:雨滴的速度开始在增大,但是大到某种程度后,向上的空气阻力与向下的重力相等,雨滴的速度就不再增大了。

最后的结论:雨滴的速度并不会达到一个很大的速度,考虑到雨滴的重量很小,因此它不会伤害行人。(囿福生活+:雨滴体积小,重量小,材质软,因此不会伤到行人。至于冰雹,情况则又不同。冰雹下落时,虽然其速度最终也不会再增大,但是冰雹体积大、重量大、材质坚硬,因此冰雹会伤到行人)

二、疑问:某虔诚的佛教女信徒曾在公开场合对某位高僧说了一句,要是世界上的人都是佛徒,那该多好啊。

安得妙法降世间,世人皆做佛子焉?

当时,高僧没有直接作答,原因可能是没听清、问题不好回答、问题不值得回答或者其他情形,不过很大概率是“问题当时不方便回答”。

推理:提问者的提问假设是,自己笃信的佛教是个好东西,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佛教的熏陶。(囿福生活+:几乎所有虔诚的宗教信徒,都相信自己信仰的宗教是个好东西,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享受该宗教带来的好处)

高僧的难处:正常思维的人,都能知道该女佛徒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是,从女佛徒的心态出发,她也是好意啊,好东西应该拿出来分享给大家,这份心意是好的。当时在公众场合,高僧无论回答是或者否,都会出现难以收尾的局面。如果回答“是”,则意味着高僧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是佛徒,这种回答有两个后果:1)该回答与大众的常识相悖,大众除了不同意高僧的说法外,还会潜意识地认为“这哪里是高僧啊,简直就是一个普通人嘛”;2)也侵犯了其他宗教的信徒的发展空间,把佛教推到了其他宗教的对立面。如果回答“否”,就贬低了女佛徒的好意,不但女佛徒不开心,周围其他的虔诚佛徒也会不开心。

高僧的解决方案:高僧当时没有直接回答,是非常智慧的表现。事后,在人不太多的场合,高僧问道:“听说您有一个孩子要高考了,打算报考什么大学?”女佛徒回答:“她成绩很好,我们希望她能考上清华大学。”高僧赞叹道:“确实很好,要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清华大学,那多好啊。”女佛徒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之前提的问题或说感叹,是多么地愚蠢啊。

高僧的推理思路:高僧用了两种推理,一是类比,拿上清华大学与成为佛徒进行类比,二是极限推理,假设所有人都能上清华大学,然后让女佛徒去思考这一推理的后果。

下面针对本文的主题,做一些极端假设,供大家品读,大家在心里简单做一下极限推理,想象会出现什么结果。

假设全世界的人都很忠诚地信仰佛祖的教言并坚决遵照执行,守清规、持戒律、存佛欲、灭人欲,结果会是什么呢?不论是用脑袋思考屁股,还是屁股思考脑袋,结果都将会是遍地和尚、尼姑,没人种地、没医生治病,不到百年,全人类几近灭绝,剩下的极少数人都是百岁高寿者,即便还俗回家、结婚生子,也都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假设全世界的国家、组织,无论黑道、白道,都能轻易制造出原子弹,结果将是不到三年,全人类灭绝。假设全世界的人都不信仰佛法,世界依然是当前的世界,地球照样转,人类照样前行。假设全世界的人都不要科学,砸烂电站、绞碎手机、焚毁电脑等一切科技发明和产品,只留下镰刀、锄头、板凳,世界将会退回到5000年前的美好田园时代,过着石耕火种的绿色自然生活,大多数人都会在不到30岁的年纪,无疾而终。

通过上面的极限推理,不同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我个人得出了如下结论:

佛教与科学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不能相互替代。佛教不能磨灭科学,科学也不能磨灭佛教。没有佛教的世界,部分人的生活会过得与从前不同;没有科学的世界,所有人的生活会过得与很久之前相同。

万物相干和庸人自扰

然而,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科学是由人来发现、发明、发展和光大的,佛教也是由人来创建、继承、推动和弘扬的。人类是一种聪明的物种,它总能从看起来毫不相关的现象之间,找到蛛丝马迹的关系,并发扬光大,当然也能将科学与佛教联系起来,并因此发出诸多疑问。

本来佛教与科学是不相干的,但是给它们拉关系的人多了,它们自然就相干了。

本系列课程《十分钟科学了解佛教》,将总结和梳理这些疑问,并尝试做一些回答。

本节课就先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

佛教与科学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两种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佛教与科学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没有关系,关系可深可浅,具体情况与具体的人类个体有关。佛教、科学究竟是迷信还是智信,无法简单断定。我个人的看法是,佛教、科学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若是能对它们做到“疑而后信”,那么这种相信就是有很牢靠的理性思维基础,不再是简单的迷信。

(造访囿福生活+,幸福伴您走天下)